臨床系統(LIS)
LIS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即實驗室(檢驗科)信息系統,它是醫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快了各行各業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進程。LIS系統逐步采用了智能輔助功能來處理大信息量的檢驗工作
,即LIS系統不僅是自動接收檢驗數據,打印檢驗報告,系統保存檢驗信息的工具,
而且可根據實驗室的需要實現智能輔助功能。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在LIS系統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 無紙化檢驗
也可稱之為數字化檢驗。在軟件系統的支撐下,患者一旦掛號或者住院,他就獲得了一個唯一的標識(門診號或住院號,軟件自動生成)。
門診醫生或住院醫生所開出的任何化驗信息都與患者的標識相關聯,化驗信息一旦生成,檢驗科立即就能得到。檢驗結果出來后數據立即存入軟件系統,
門診醫生或住院醫生也馬上就能看到。
-
- HIS—LIS檢驗聯網
檢驗信息的不準確性首先表現在由于醫生字跡的潦草或者筆誤導致患者信息不準確,如姓名看不懂,
或者患者門診號或住院號出錯。采用HIS—LIS聯網后,這些信息都是有機器來產生和傳遞,避免了人工操作,
人為失誤自然得到避免。
- 結果準確
由于各儀器的檢驗結果自動從儀器傳輸到計算機,然后再自動存放到服務器上,打印出來的報告單和患者一一對應,不會出錯。
另外患者的歷史結果甚至幾年前的結果,也可迅速查詢得到。
-
檢驗科實施LIS后,運行成本的節約表現在兩個方面
- 試劑、儀器使用率提高 因為對儀器、試劑的使用情況掌握的準確及時,可以避免試劑的庫存積壓,避免浪費。另外儀器因為整體運行效率的提升,
使用率提高了,減少了儀器的閑置,也是一種成本的節約。
-
紙張等耗材的節約 整個檢驗科實施LIS后,檢驗報告可以聯網集中批量打印,我們的系統可以把幾張報告單打印在同一張A4紙上。
同時還支持“套打“——即在事先印制好的報告單上,系統只需往該單據上打印檢驗結果即可,類似于現在的發票“套打”。如果成批印制報告單,
其成本可以比單純夠買打印紙要小。同時因為系統打印的內容少了,
打印機的消耗也小了,更進一步節約了成本。我們初步估計了一下,單是此項功能,每年可以節約接近10萬圓運行成本。
-
無紙化檢驗 事實上,實施LIS后,所有的檢驗信息全部都在網上快速傳遞著,完全可以拋棄紙張。這樣所有的打印消耗全都避免了,
還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 運行便利
實施LIS后,整個檢驗科乃至整個醫院的檢驗信息就全在網絡系統(LIS)的管理之下,這能帶來快捷高效的運行便利。
這個便利主要表現在檢驗科在申請單錄入時。目前國家要求必須給患者出具中文檢驗報告,為滿足該項要求,絕大多數儀器都配備了中文軟件。
這樣,在給患者出報告前不可避免的先要把患者信息輸入計算機。對于大型醫院醫院的海量報告單數量來講,這個輸入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而實施LIS后這部分工作完全自動化了?;颊咝畔⒌妮斎氡痪鶆蚍峙涞介T診掛號、門診醫生、病房醫生或護士、門診取血點等等。
-
計算機聯網處理結果
檢驗結果在給患者打印報告前,檢驗醫生必須首先對結果進行審核。檢驗科聯網后,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可以處理任何一臺儀器的數據。
這樣避免了計算機的閑置。而現在的情況是,計算機沒聯網,某臺計算機僅僅針對一臺儀器,工作完成后只能閑著。
-
打印聯網
由于檢驗數據都是在網上的,連上網的任何計算機都可以進行打印。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的分配打印任務,如設立打印工作站,
專職進行打印;也可以把打印均勻分配到護士工作站上進行打印。
-
結果共享
醫生或患者可以隨時查看檢驗結果,尤其是歷史結果,還可以進行結果的對比。其中歷史結果對比是LIS給醫院帶來的直接好處。通過項目結果數據的對照,
醫生更容易判斷患者病情的變化,更容易作出診斷結論。
-
漏費控制
系統必需得到患者姓名和檢驗項目才能生成檢驗報告。LIS是和醫院收費軟件(HIS)聯結在一起的,無論是門診患者還是住院病人,當醫生為其開具檢驗申請或醫囑后,
收費軟件處理其費用信息,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檢驗項目;送檢科室以及送檢醫生。這些信息被ZDGHLIS讀取,處理后形成系統特定檢驗信息。這時,
檢驗科在收到患者標本后即可開始試驗,試驗結束后ZDGHLIS即可為每位患者出據中文綜合檢驗報告。因此,理論上,若患者未交費,系統得不到患者姓名和檢驗項目,ZDGH
LIS無法生成檢驗報告,導致最終患者不可能得到檢驗報告。
急診、特批、體檢類檢驗在醫生得到了相應的急診號、特批號、體檢號后也可以為患者進行檢驗并出具報告。急診號、特批號、體檢號可以由檢驗醫生自己申請也可由醫院統一放號。
采用何種方式由醫院自行選擇。急診號、特批號、體檢號的使用合法與否,最后由系統審核端統一審核。
-
檢驗流程控制
-
患者就診流程
- 門診患者:門診患者憑醫生開具的檢驗申請單到繳費處繳費,然后檢驗科即可得到該患者信息,因此可以為其做檢驗,出具報告。
- 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在醫生下檢驗醫囑后護士為其下帳,檢驗科即可得到該患者信息,因此可以為其做檢驗,出具報告。
- 急診患者:急診患者因病情急必須立即進行化驗,來不及繳費。因此走正常流程檢驗科得不到患者信息也就無法開展試驗。為治病救人,系統允許用特殊方式下的急診模式先行試驗。
- 特批患者:醫院領導因各種原因批準的特殊檢驗,不須繳費。因此走正常流程檢驗科得不到患者信息也就無法開展試驗。針對這種情況,系統允許用特殊方式下的特批模式先行試驗。
- 體檢類檢驗:醫院對外承接的體檢類檢驗,通常都是人數眾多批量的,同時費用也是集體統一付帳。因此不存在單個人員繳費的可能。檢驗科同樣得不到患者信息。系統特別設立特殊方式體檢模式試驗。
-
醫生操作流程
系統為每位檢驗科醫生建立賬號,醫生用自己的賬號登陸。系統依據不同的賬號對醫生的工作做相應記錄,同時自動在檢驗報告上附上該醫生姓名作為報告單上的檢驗者信息。當LIS服務器從HIS讀取了患者的收費信息后,該醫生即得到了患者信息,可以為其出具檢驗報告。急診、特批、體檢類別采用特殊情況情況來處理。
- 門診、住院病人:門診、住院病人是醫院接收的絕大多數檢驗工作量之所在,也是目前檢驗費用流失的最大洞口之所在。為堵住該漏洞,本系統和HIS做無縫聯結,確保HIS沒有收費信息過來,就不給患者出具檢驗報告。同時,患者繳費的多少是和其檢驗項目嚴格相關的,本系統將嚴格按照HIS傳過來的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做到檢驗報告單上不多出也不少出檢驗結果,有效地避免了小收費大檢驗的問題。具體的控制流程分為生化類和其它兩大類。
生化類檢驗,
生化類是醫院檢驗最為復雜也是變化最多的一類。由于不同醫院HIS的多樣性、HIS功能的完善程度以及醫生開具化驗單的不確定性,表現在系統從HIS得到的收費信息里,檢驗項目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和復雜。表現為:
- HIS對所有的檢驗項目都不加區分,全部標記為檢驗費。這樣,系統只能把每條收費記錄對應成生化全項。只能做到不交費不出報告,而交了費則可以出全部生化檢驗項目的報告。不能解決小收費大檢查的問題。
- HIS能區分出不同的檢驗項目,系統可以做到檢驗報告和患者繳費金額嚴格一致。對可能出現的患者一次交費出現多條收費記錄的情況,系統可以自動合并這些記錄,使其成為一條信息,進而把結果打印在同一張報告單上。
- 其它類檢驗
這些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尿沉渣、血凝、血氣、乙肝等檢驗項目固定的檢驗類別。由于檢驗項目數量的固定,系統設定好后,無論HIS性能如何,只要能產生收費記錄,本系統均能正確無誤的出具檢驗報告。
后續操作流程
上述操作全是檢驗信息進入系統的過程,系統的費用控制流程就此完成。接下來操作是處理檢驗結果、打印檢驗報告、查詢歷史結果、儀器質控管理。
- 處理檢驗結果
對于合同里列出的儀器,本系統將自動接收其檢驗結果。對于需要計算產生的結果,本系統可以自動計算出其結果。對于數值類檢驗結果,本系統可以自動判定結果的偏高、偏低狀態。檢驗結果的人工修改可以限制(有權限才能修改結果)也可不加限制,具體由醫院決定。
- 儀器聯結說明
本系統不控制儀器的運行、單向接收儀器結果。對于進口儀器,由于其制造符合醫療儀器制造規范,絕大多數都能聯結。而對于絕大多數國產儀器,尤其是小廠家的小型儀器,不能保證一定能聯結。有些儀器的檢驗結果包含圖形,對于通用圖形,本系統予以支持。其它由設備廠家定義的圖形,受廠家技術資料封鎖的限制,可能無法實現。
- 打印檢驗報告 報告可以逐個打印也可批量打印。系統提供三種打印格式供用戶選擇使用。打印支持所有Windows下的打印機。
- 查詢歷史結果 可以根據患者姓名、檢驗項目、時間、檢驗醫生、病歷號、標本號查詢歷史結果。同一患者的結果可以進行對比。
- 儀器質控管理 自動接收儀器質控結果并生成質控圖,并可打印出來.